大樹移植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是一項基本的作業,主要用於對成形樹木進行的一種保護性移植。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城市景觀綠地建設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大樹移植是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為滿足特定要求所采用的種植方法,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園林綠地的生態效益,優化綠地結構,改善環境景觀,及時滿足重點建設工程、大型市政建設綠化和美化的作用。
大樹一般是指胸徑在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和胸徑在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移植這種規格的樹木稱為大樹移植,有時也稱為壯齡樹木或成年樹木移植。大樹移植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事業中經常進行的工作。通過大樹移植,可在短時間內優化城市園林綠地的植物配置和空間結構,及時滿足重點和大型市政工程的綠化、美化要求,大限度地發揮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是現代化城市園林布置和綠化建設中經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術措施。
我國在大樹移植方麵早有成功的經驗,如1954年,北京展覽館因建設需要移植20cm以上的元寶楓、白皮鬆、刺槐等多株;同年,上海也移植了胸徑為20cm以上的雪鬆等100餘株,成活率近100%;1958年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成功移植了20cm以上的油鬆近200株;此後,廣州、南京、武漢、杭州等地相繼也有成功移植大樹的報道。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綠地建設水平和樹木栽植技術的提高,大樹移植的應用更為廣泛,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1、大樹移植成活困難
大樹由於樹齡大,發育階段長,根係的再生能力下降,損傷的根係恢複慢,新根發生能力較弱;樹木根係擴展範圍大,使有效的吸收根處於深層和樹冠投影附近,而移植起樹範圍內須根量很少;大樹的樹體高大,枝葉蒸騰麵積大,為使其盡早發揮綠化效果和保持原有優美姿態,多不進行過重修剪,因而地上部蒸騰麵積遠遠超過根係的吸收麵積,樹木常因脫水而死亡;此外,在移植過程中,采用措施不當而造成樹體損傷、栽植後的養護管理不到位等都會影響樹木的成活。
2、大樹移植技術要求較高,移栽時間長
大樹移植複雜而又細致,要求技術較高,必須有這方麵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統一負責和指揮,工作人員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或經過嚴格的培訓,否則,大樹移植的質量就不能保證。為了有效保證大樹移植成活率,一般在移植前對大樹要進行必要的處理,如縮坨斷根等,然後進行起挖、運輸、栽植及後期的養護管理,栽植過程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進行,不容忽視。
3、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高
由於大樹樹體大而重,移植技術要求高,往往需要動用多種機械才能完成;另外,為了保證大樹移植成活率,移植後必須采用一些特殊的養護管理技術措施,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大大提高了綠化成本。
4、綠化效果快 大樹移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顯現綠化效果,較快地發揮城市綠地的景觀功能和生態、社會效益,縮短了城市綠化建設的周期,所以在現階段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大樹移植呈現出較高的上升勢頭